10
2024
-
22
三大指标居全球第一 中国造船业持续领跑
时间: 2024-10-22 07:03:26 | 作者: 贝博bb平台登录入口
一边紧锣密鼓地交付用户,一边马不停蹄地接下新单,今年中国船舶业捷报频传。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占有率不仅连续13年位居全球第一,更在LNG船、超大集装箱船等高技术船舶领域不断取得突破,稳稳驶向国际一流。
这是6月21日在中船(天津)船舶制造有限公司厂区拍摄的一艘已经下水准备交付的船舶(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赵子硕摄
今年上半年,中国造船三大指标全面增长。先看造船完工量,截至6月底完成2113万载重吨,同比增长14.2%,占世界总量的49.6%。再看新接订单量,实现376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67.7%,占世界总量的72.6%。最后看手持订单量,12377万载重吨,同比增长20.5%,比2022年底增长17.2%,占世界总量的53.2%。三大指标的国际市场占有率均为全球第一。
三项第一意味着什么?“完工量体现了中国造船的能力,手持订单量体现了生产的安全边界,新接订单量反映了我们的市场能力。”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李彦庆解释说。
中国造船企业的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明显地增强。多个方面数据显示,上半年全国造船完工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7.9%,新接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1.3%,手持订单量前10家企业集中度为62.0%。中国分别有5家、7家、5家造船企业位居世界造船完工、新接订单和手持订单前10强。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造船三大指标位居全球各造船公司集团之首。
更多中国制造的船舶驶向全球。据海关统计,1—6月,中国船舶出口金额112.1亿美元,同比增长7.7%。出口船舶产品中,散货船、油船、集装箱船和气体运输船占主导地位,出口额合计占比61.3%。其中,散货船占比26.5%、集装箱船占比22%、油船占比6.8%、气体运输船占比6%。
“上半年,骨干船企抓住市场有利时机,强化生产管理和成本控制,运行质量和经济的效果与利益显著改善。”李彦庆介绍,1—6月,重点监测船舶企业主营业务利润率为4.1%,达到近10年来的最佳水平。同时,船舶市场环境要素总体呈现有利变化。全球新造船市场需求旺盛,克拉克松新船价格综合指数保持增长,6月底达到170.9点,较年初增长5.6%。6月末船用6mm和20mm规格钢板分别为4850元/吨和4457元/吨,较去年同期降价约1300元/吨。
从常规船型向高技术、高的附加价值船型迈进,“高端化”已成为中国造船工业的鲜明标识。优势船型订单巩固,细分船型市场占比提升——
近日,一艘7000标准车位LNG(液化天然气)/燃油双燃料PCTC(汽车运输船)1号船在中国船舶广船国际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船国际”)宣布开工。这艘船由中信集团旗下中信金租出资建造,全船共设12层汽车甲板,其中8层为固定式甲板,4层为可升降式甲板,可用于装运轿车、厢式货车、重型卡车等车型,全船12层汽车甲板均可装载燃油车和锂电池车,第11、12层甲板还可运输以氢气和天然气为燃料的新能源车。
这是广船国际目前在手的25个汽车运输船订单之一。广船国际副总信息师王懂意介绍,这25个订单使广船国际一跃成为全世界手持汽车运输船建造订单最多的造船企业。
上半年,中国船企紧抓新船市场轮动的机遇,巩固主流船型优势地位,在细分船型市场取得新突破。抓住油船市场恢复上行的有利时机,新承接苏伊士型、阿芙拉型和MR型等各类油船订单1144.8万载重吨,占同型船全球总量的74.6%;散货船和集装箱船新接订单量分别占全球总量的88.4%和55.6%。新承接43艘汽车运输船订单,占全球总量的97.7%。新承接新船市场全部4艘93000立方米超大型液氨运输船(VLAC)订单。新承接大型液化天然气(LNG)船14艘,占全球总量的35%,市场占有率进一步提升。
7月24日,由中国船舶集团旗下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中国首艘大型邮轮“爱达·魔都号”缓缓停靠上海外高桥码头,圆满完成首次出海试航任务。预计年底交付的大型邮轮,标志着中国即将摘下造船工业的第三颗“皇冠上的明珠”,成为唯一集齐航母、LNG船、大型邮轮这三颗“明珠”的国家,中国船舶工业即将填补大型邮轮设计建造领域的空白。
“大型邮轮不同于一般运输船舶,邮轮本身的建造要求、配套产业链,绝大部分都跟以往运输船舶产业链不同,所以建造大型邮轮也是拉动新产业链建设很重要的过程。”李彦庆说。
不只是大型邮轮,今年上半年,中国建造交付的高技术、高的附加价值船舶大幅度的增加。根据中国船舶工业协会数据,上半年批量交付集装箱船共88艘,275.1万修正总吨,占国内造船完工量的37%,超过散货船位居第一。成功交付11艘全球最大24000TEU集装箱船,占全球市场占有率的84.6%。气体运输船建造取得新突破,交付国内首艘4万立方米中型全冷式液化气船、全球最大浅水航道8万立方米LNG运输船、22000立方米超大型乙烯运输船(VLEC)和新一代17.4万立方米LNG船等。全球首艘M350型浮式生产储卸油船(FPSO)、首艘具有自航能力的“通用型”FPSO、首艘智能FPSO“海洋石油123”等海洋工程装备顺利交付。
在武汉理工大学国内唯一浅吃水实验室,绿色智能江海直达船舶与邮轮游艇研究中心主任裴志勇团队正加紧研制一条3000吨级、全航程使用氢燃料动力的新能源多用途船舶,这也是全球最大的氢燃料动力运输船舶。
裴志勇介绍,一条新能源船每天可减少3吨碳排放,整个长江航道约有12万条船,每天将减碳36万吨。这将在促进湖北绿色高水平发展的同时,对全国起到示范引领作用。
8月8日,位于旅顺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连中远海运川崎船舶有限公司成功交付今年以来的第二艘24188TEU超大型集装箱船(DE125船),并将其命名为“东方费利克斯托”轮。作为世界最大级别集装箱船和大连市重大科学技术成果转化项目,“东方费利克斯托”轮采用最新的环保设计,融合了当前最新的技术成果及智能化手段,具备绿色节能、装载量大、智能化程度高等特点,将显著优化运营效率和减少碳排放,顺应航运业绿色、低碳、智能发展趋势。
近日,由中国船舶大连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制造的新巴拿马型最大型16000箱集装箱船也成功交付。这艘船不仅身型庞大,可运载16520个标准集装箱,还是一艘从设计到营运到拆船等各阶段均满足节能环保的全生命周期绿色船舶。“我们现在手头上有不少高端和绿色船型的订单,已经排到了2027年。”该公司有关负责人说。
一系列高端新船型结构性的变化,带来了机械、冶金、电子等相关产业链的能力提升,数字化制造、智能化装备大范围的应用也改变着中国造船业的面貌。
在中国船舶江南造船厂的数字造船实验室,戴上AR眼镜就能进行分段完整性检验。由于传统2D图纸很复杂,在船舶建造中有极大几率会出现管线干扰,需要返工修改,以往在船舶建造周期中占比通常超过10%。采用了3D建模设计后,船东与实施工程人员可以更直观理解图纸,完成设计和建造。
中国船舶工业行业协会预测,今年中国造船完工量将突破4200万载重吨,新船订单量超过5000万载重吨,手持船舶订单保持约1.2亿载重吨。李彦庆建议,未来船舶企业需持续提升绿色设计、绿色制造能力,进一步加大“智改数转”力度,研究提出行业脱碳、数字化和智能化发展提出解决方案,加强前瞻性低碳、零碳船型的设计,进一步加大零/净零排放燃料、动力技术及装备研发力度。
领跑全球、多个“世界第一”、实现多次“中国突破”……中国船舶将在更广阔的海面上继续破浪前行。(记者 孔德晨)
新产品出售的收益占据营业收入比重为37.02%,比上年提高0.89个百分点,较2018年提高6.32个百分点,比非专利密集型产业高15.85个百分点。
王方定利用各种机会,不厌其烦地为年轻人作报告。在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内,只要是与年轻人相关的学术会议、交流会以及座谈会,王方定都一定参加。
在河北省张家口市142个路口,早高峰的红绿灯时长与平峰时不同。算法赋予信号灯“大脑”,让以往的“车看灯”变成“灯看车”。经测算,每个路口的通行效率能大大的提升13秒。
为了更准确检测出亚硝酸盐的存在,日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院固体所能源材料与器件制造研究部蒋长龙、杨亮研究团队设计出一种新方法,制备出了针对亚硝酸盐的荧光可视化快检技术,在实时同步可视化检测亚硝酸盐领域取得新进展。
10月8日,世界经济论坛公布最新一批“灯塔工厂”名单,“人工智能”是这份名单背后的关键词。
据了解,在空间科学实验方面,中国将统筹利用首次载人登月前的飞行试验以及载人登月的任务机会,开展较大规模的空间科学实验。
“祥云”AS700是中国航空工业集团首个按照适航规章自主研制、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载人飞艇。
王贻芳说,江门中微子实验已吸引17个国家和地区、74个研究机构的750位科研人员参与,采取经费投入分担、技术共同研发、科研成果共享的方式推动全球中微子研究共同进步。
中国科普研究所调研发现,当前一些领导干部、企业家等对如何因地制宜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仍有困惑。因此,开展有关新质生产力的科普工作,有利于领导干部、企业家增强对新技术、新动能、新模式的认知,把握科学技术创新和产业革命大趋势,更好理解新质生产力的内涵、特点和发展规律,促进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
“这路灯开启时间刚刚好,真是‘无缝对接’啊!”湖北省十堰市北京路一家蛋糕店的店主何伟十分疑惑:路灯是咋做到这么准时的?
从“制”到“输”、从“储”到“用”,如今,张家口市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各项新技术不断突破,全新产业链条逐步形成,为国内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开发应用提供了诸多可推广、可复制的经验,也为本地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能。
由于今年第三季度订单锐减,荷兰半导体设备制造商阿斯麦公司15日股价大幅下挫,跌幅超过15%。
天文学家利用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与欧洲空间局(ESA)联合运营的詹姆斯·韦布太空望远镜(JWST),观测到一个在大爆炸后仅7亿年就形成的星系“自内向外”的生长过程。
(记者罗云鹏 通讯员王若琳)记者15日从深圳大学获悉,中国工程院院士、深圳大学教授谢和平团队就海水中的氯离子引发副反应和电极腐蚀现象,提出一种新的解耦式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策略,将有利于丰富和进一步构建破解海水复杂成分影响的海水电解制氢理论体系和技术框架。其进一步拓宽了谢和平院士团队海水无淡化原位直接电解制氢全新原理技术体系,将为海水直接电解制氢的产业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有了路线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科学院、国家航天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联合发布了《国家空间科学中长期发展规划(2024—2050年)》。
10月14日,第四届中国考古学“西阴论坛”“青铜冶铸与夏商文明”学术研讨会在山西省运城市夏县举行。
今年7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发布了《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权审核专家核查及评议结果公示》,与2020年上一轮评审相比,本轮评审拟大幅新增博士点831个。这在某种程度上预示着博士生培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
日前,国家发改委发布2024年全国优化营商环境十大创新实践案例,一大批具有创新意义、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案例脱颖而出。